设计大哉问:理性设计、规范与可用性测试
1. 从定义分析理性设计
-
设计的定义:
-
设计是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 #2。
-
交互设计是构想 / 规划人造物的互动。人 - 人造物,人 - 人造物 - 人,人 - 人造物 - 组织(一般是开发者),人 - 人造物 - 社会
-
-
理性的定义
-
根据维基百科,理性是以推理方式,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思考方式。
-
“理性,基于意识,是具有参照性的意识。 参照系,可以是生命,比如本能;也可以是知识,比如坐标;也可以是意识,比如自我。”
-
那么 “理性设计” 就是参照某种规则 / 规范,对人造物进行构想和规划。
2. 设计的过程充满了理性
设计的一般过程:
-
分析商业目标
-
分析用户需求
-
分析使用数据、报告、竞品
-
形成一般性的方案
-
认知走查、可用性测试(包括眼动测试)、启发式评估等
-
形成优化的最终方案
第 5 点看起来是几个专业名词,实际是平时都在使用的方法。
认知走查是设计师分析方案时,根据用户使用场景和目标任务,在脑海里走一遍整套方案,以检验流程 / 页面设计是否符合设计原则。
启发式评估也叫专家评审,就是初级设计师做完方案给 Leader 过稿,或是项目组成员进行设计评审。一般在评审中,专家们会检查方案是否遵循 iOS 人机介面指南、安卓设计规范、项目的 DesignSystems 或者一些原理。也就是定义的 “参照某种规则”。
所以前文说:明确或模糊,但各位设计师其实都是在 “理性设计”。我们入行开始就习惯的设计流程,其实就是 “参照某种规则 / 规范,对人造物进行构想和规划。”
因此我认为可以下一般性的结论:
理性设计 = 设计
注 1:严格来说 AB 测试不属于设计的范畴,而应当是评价设计结果的手段。因为通常是在设计过程已经结束时进行 AB 测试,其结果最多会影响到下一轮的设计。它对应的方法就是直接上线😄
注 2:这里的设计限于产品设计,我的水平还不敢随意讨论其他设计哈哈。
3. 可用性测试
作为设计过程的一部分,可用性测试在国内团队似乎并不流行。我认为正是可用性测试的缺失,让很多人觉得设计和理性不沾边。不仅是非设计师们,就连一些新手设计师都这么认为。所以简单介绍一下可用性测试,希望能带来一些好的变化。
3.1. 可用性是什么?
之前的公众号文章,也讨论过可用性的定义。我习惯用尼尔森最初定义的五点:
-
效率:在人机界面完成任务的时长
-
出错率:任务以及任务步骤的成功率
-
满意度:用户对界面的主观评价
-
易学性:理解界面的难易度(例如理解图标)
-
保持力:一段时间后对界面理解的衰退程度
(尼尔森是尼尔森诺曼集团的创始人之一,和尼尔森咨询公司区别,是一家用户体验研究机构。另一位创始人诺曼,是《设计心理学》的作者,也是 “用户体验” 这个概念的提出者。)
设计中常用的原则,其实都能拆解为可用性要素。例如要求一致性 / 控件化,目的是能提高易学性;优化最快路径,目的是提高效率和满意度。甚至扁平化和拟物化的争论,也有可用性研究支持,之后的文章中我也会介绍。因此更进一步的,我认为各类设计规范其实都基于可用性测试的结果,遵循设计规范,就是遵循可用性的原则。
之前两篇文章介绍的研究结果,或许也能写入你的设计规范里?
👉🏼评判设计的新参数,最小按钮中心距(👈🏼大家都喜欢这篇)
3.2. 可用性测试的方法
简单地说可用性测试就是召集足够数量的目标用户(通常 10 位以上即可),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,研究目标用户在使用界面完成目标任务时的各项可用性指标。具体的步骤网上有很多,我就写 4 个常见的问题吧。
Q1: 可用性测试需要开发资源吗?
通常不需要。戴均开、葛列众于 2007 年的实验结果指出,计算机模拟的手机原型界面的可用性评估是有效的 #19。葛列众、王宇轩于 2010 年通过制作邮箱原型进行可用性研究,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#20。输入 “Usability” 与 “Prototyping” 搜索也会发现,在工业设计领域,有很多用原型进行可用性研究的先例。
所以用原型就可以进行可用性测试。
Q2: 10 个人做测试数量够吗?
《可用性测试手册 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》中提到,10-12 位被试,就能得到一个因素的结果。实际工作经验中,一般通过七八位被试就能了解到方案 80% 以上的可用性问题。因为从第二位被试开始,你会不断重复地了解到同一个问题。
Q3: 是测试结束后根据结果修改方案吗?
是也不是。可用性测试可以融入设计过程,完全可以做完第一版本原型时,就找两个被试测试。再根据反馈修改方案后继续测试。可用性测试结束时,可能已经修改过三四个版本。这样会比较有效率。
Q4: 被试需要新用户吗?
根据要研究的问题判断,例如新手体验当然就要新用户了。我的经验是不排斥找一些非利益相关的同事来做测试,因为通常产品服务的是中度熟练的用户,和少数的新手和老手。
如果你认同我的思考,请帮忙分享给设计师朋友们。我会每周更新一篇 “交互设计新进展” 为主题的文章。如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,也欢迎留言或者发信到我的邮箱zachixd2014#gmail.com(# 换成 @)
Notes
#20 葛列众,王宇轩,王琦君。电子信箱的可用性实验研究 [J]. 人类工效 学,2010, 16 (1):
葛列众、王宇轩于 2010 年通过制作邮箱原型进行可用性研究,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。 Jun.12/2019
#19 戴均开,葛列众。手机原型界面的可用性评估 [J]. 人类工效学,2007, 13 (2):p13-1
戴均开、葛列众于 2007 年的实验结果指出,计算机模拟的手机原型界面的可用性评估是有效的。 Jun.12/2019
#2 设计的定义
Design is the concep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artificial. 设计是对人造事物的构想与规划。 Richard Buchanan. 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. Design Issues, Vol. 8, No. 2, (Spring, 1992), pp. 5-21 人造事物包括:产品、服务与系统 Oct.09/2018